“冬病夏治”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,即人体冬季易发、多发、既发、复发等相关病症,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特殊方法施治,从而使冬季将发、要发的病症减轻或消失。“三伏贴”是冬病夏治中最常见的一种中医疗法。
“三伏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天之阳气最盛,人之阳气最旺,气血流通旺盛,药物也最容易吸收。在三伏天进行贴敷治疗,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,温通经络、疏散风寒,天人合击,最易把冬病之邪(阴寒之邪)消灭在蛰伏状态,扶助人体阳气,加强卫外功能,调整人体阴阳平衡,提高机体免疫的效果。
初伏:7月16日—7月25日
中伏:7月26日—8月4日
中伏加强:8月5日—8月14日
末伏:8月15日—8月24日
除了三伏贴外,治疗方法还有针刺、艾灸、脐疗、中药内服熏蒸等。
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都适合
以下人群可以试试
1.平时体质虚弱易感冒、疲劳、情绪改变、睡眠质量下降、记忆力减退的亚健康人群。
2.哮喘、鼻炎、反复感冒、咳嗽、消化不良(胃口差、腹痛)、遗尿、多汗的孩子,非实热证者。
3.类风湿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骨性关节炎、颈肩腰痛等属寒湿性关节病人群。
4.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咽喉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人群。
5.慢性胃肠炎、胃肠功能紊乱、慢性腹泻、消化不良、寒气引起的胃痛等消化系统疾病人群。
6.虚寒性痛经、产后身痛、月经不调、月经量少等妇科疾病人群。
划重点!“三伏贴”怎么贴?
这些要点不可忽略
1、时间的选择
最好在头伏、二伏、三伏上午11点以前贴完“伏灸膏”。中医认为,这一时辰穴位毛孔充分张开,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。
2、生活起居的注意事项
贴敷期间注意休息,建议远离空调、电风扇。室温太高必须使用空调时,请将温度调至22-25℃,不可过冷,以免因毛孔开放、寒气入内,引起外感。
敷贴当日建议不宜游泳,贴后亦不要立刻洗澡。建议沐浴时清水外洗,不宜用较多的碱性洗剂防止皮肤过敏。
3、时间的控制
贴敷时间一般为4个小时左右。贴敷后患者可感局部有轻微灼热、痒感,为正常反应;如出现奇痒、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。
贴敷一般不应超过6小时。如果患者属体质敏感者,应再缩短贴敷时间。
4、特殊情况的处理
患者如有红、肿、刺、痒等症状,或贴敷处出现针尖至米粒大小的水疱,属正常反应,患者仅需保持干燥即可或局部涂抹烫伤膏。
如果水疱较大或有渗出,可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疱,用消毒棉球吸干水疱中的渗出液。如果渗出液较多,应终止贴敷或到医院让医生处理。
5、日常的护理
在饮食方面,建议以清淡为宜,尽量避免食用寒凉、生冷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,尽量避免烟、酒、海鲜、辛燥等食物。
“伏灸膏”取下后可以用温水洗澡,但不要用力搓贴敷的部位。如果贴敷部位出现较大的水泡,尽量不要使之破皮,也不要包扎,可到治疗科室进行相应的处理。
各大医院挂号、药品代购、mengsen2018(微信)、18600205062(同微信)